昆明再生资源行业协会呼吁废品回收人员应持证上岗
郭奶奶70多岁家住波罗小区,攒了不少废报纸、废纸箱。这些废品丢了可惜,拿出去卖又搬不动。正好小区门外有收废品的人蹲点,不但可以上门服务,开出的价格也比较合适。但郭奶奶总担心收废品的人手脚不干净,只好等到5点30分后,儿女都下班回家,才敢让他们上门服务。
郭奶奶的担忧并非个案,究竟再生资源回收该如何进行,才能既及时又安全呢?昆明再生资源行业协会副会长张峰屹一语中的:“持证上岗,大力推行备案制。回收人员要进小区或大楼回收物资,必须先行登记备案,保安凭证放行。这样鱼龙混杂的情况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
问题 “江湖式”经营很普遍
“一捡、二骗、三偷、四收”。张峰屹用这八个字归纳了目前昆明市在资源回收上存在的问题。
新闻路篆新农贸市场一侧,经常会有废旧物品回收人员占道经营。他们把回收来的旧电脑、旧家具等摆放到人行道上。在没有人行道可占的地方,他们还会将三轮车、面包车停在一起堵塞交通。
除了蹲点守候外,很多从事废旧物资回收人员的吃住经营场所都是连在一起的。张峰屹说:“去年官渡那边发生一起火灾,店主是收塑料的,店主夫妇第一时间去抢货,等反应过来后,孩子已经困在火海,抢不出来了。店铺里废氧气瓶、液化气瓶什么都摆着,安全隐患很大。”
“我们曾做过一次小调查,带着一坨铜,绕了40个回收点,没有哪个是不收的。而严格来说,铜属于生产性金属不允许市场回收的。”张峰屹表示,由于再生资源回收的门槛太低,江湖式经营的情况十分普遍。
统计 持证回收的不足1/10
据昆明市再生资源行业协会统计,目前,昆明市每年产生的再生资源总量约97.75万吨,已初步形成了以社区回收为基础,以市场集散和加工为平台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随着近年来昆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回收网点虽然减少了,但回收队伍仍在不断扩大,总人数为24000人左右。张峰屹估计,在从业人员中,进行过登记备案的只有1500人左右。都是按照“统一规划、标识、着装、价格、衡器、车辆、管理和规范”的 “七统一、一规范”进行经营。
再生资源行业减少的不仅是垃圾清运等方面的成本,很多东西都是算不出来的,工人赚取的报酬与所发挥行业价值根本不相等。一斤报纸1角多的利润,每天收100公斤也才10块钱。这就造成很多我们认为利用率较高的可再生资源,从业人员都不愿捡,使免费摊位推行出现不吃香的情况。
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市已有794个社区回收站(点)挂牌,实行规范管理的有710个。应该说,昆明的再生资源回收已初具成效。但按照有关报道,由于缺少行业管理法规的约束,相关部门的监管难以落实到位,废旧物资交易市场极易成为不法分子销赃场所。一些经营户对如何确定所售物品是否为赃物时的回答啼笑皆非:“我们经验足,都是通过肉眼鉴定,不会有问题。”
建议 3平米摊位免费加入
张峰屹表示,很多市民除担心安全问题外,一提到废旧物品回收最关注的就是短斤少两,无序竞争只能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希望通过培训来改善行业环境,也期盼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也能得到公平、合理、公正的对待。”
作为“垃圾分类资源化,绿色环保校园行”主题活动的第一阶段,昆明再生资源行业协会今年在41所学校发放了2000多张再生资源物资登记卡、2600多个校园垃圾分类回收桶。也想借此唤回市民对再生资源行业的正确认识,重新树立形象和标准。
除了培训外,张峰屹也希望通过提供免费的加入方式,吸引更多从业人员转入正轨。“起码不用担心城管来找麻烦,可以安心从业。”这种免费的加入方式由张峰屹所在的公司创出,向从业者提供一个三四平方米大小的摊位,摊位会标有再生资源回收的统一标识,并由公司统一协调摊位摆放位置。从业者现在要加入是免费的,但必须登记备案。
这个行业其实可以做得很好、很阳光。张峰屹介绍,去年募集了价值3万多元的物资,全部换成粮油捐出去。还有一个网点,收购大量旧衣服,免费发给流浪汉。
小帖士
昆明试行“垃圾不落地” 3种颜色分类回收废品
再生资源可以减少资源的开采和环境破坏,也是一种战略资源。作为国家实施再生资源体系建设的第一批试点城市之一,昆明市于2008年9月通过了国家商务部的阶段性验收。但昆明和其他城市相比,由于融入了垃圾分类元素,显得更有特色。
昆明再生资源行业协会选了一个小区试行“垃圾不落地”。给小区居民发放了由昆明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监制的再生资源回收登记卡,上面标明了回收服务电话及监督电话等信息。对不可回收垃圾和可回收废弃物也做了标明,一目了然。还向居民发放了3种颜色的无纺垃圾袋。早7:30~9:00,居民可将菜叶、果皮、残羹剩饭等投入绿色袋中,交给小区保洁人员收集投放。下午2:00~4:00,5:00~7:00居民可用蓝色袋盛放可回收废弃物投放。每种垃圾都可从源头上定时定点实现回收。关键是要得到大家的参与,才能真正发挥再生资源行业的作用。现在,还有位于高新区内的国际花园等一些小区也主动邀请持证上岗的再生资源回收人员前去工作。一个小区只有3个从业人员能进去回收,保安凭证放行。这样鱼龙混杂的情况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
郭奶奶的担忧并非个案,究竟再生资源回收该如何进行,才能既及时又安全呢?昆明再生资源行业协会副会长张峰屹一语中的:“持证上岗,大力推行备案制。回收人员要进小区或大楼回收物资,必须先行登记备案,保安凭证放行。这样鱼龙混杂的情况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
问题 “江湖式”经营很普遍
“一捡、二骗、三偷、四收”。张峰屹用这八个字归纳了目前昆明市在资源回收上存在的问题。
新闻路篆新农贸市场一侧,经常会有废旧物品回收人员占道经营。他们把回收来的旧电脑、旧家具等摆放到人行道上。在没有人行道可占的地方,他们还会将三轮车、面包车停在一起堵塞交通。
除了蹲点守候外,很多从事废旧物资回收人员的吃住经营场所都是连在一起的。张峰屹说:“去年官渡那边发生一起火灾,店主是收塑料的,店主夫妇第一时间去抢货,等反应过来后,孩子已经困在火海,抢不出来了。店铺里废氧气瓶、液化气瓶什么都摆着,安全隐患很大。”
“我们曾做过一次小调查,带着一坨铜,绕了40个回收点,没有哪个是不收的。而严格来说,铜属于生产性金属不允许市场回收的。”张峰屹表示,由于再生资源回收的门槛太低,江湖式经营的情况十分普遍。
统计 持证回收的不足1/10
据昆明市再生资源行业协会统计,目前,昆明市每年产生的再生资源总量约97.75万吨,已初步形成了以社区回收为基础,以市场集散和加工为平台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随着近年来昆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回收网点虽然减少了,但回收队伍仍在不断扩大,总人数为24000人左右。张峰屹估计,在从业人员中,进行过登记备案的只有1500人左右。都是按照“统一规划、标识、着装、价格、衡器、车辆、管理和规范”的 “七统一、一规范”进行经营。
再生资源行业减少的不仅是垃圾清运等方面的成本,很多东西都是算不出来的,工人赚取的报酬与所发挥行业价值根本不相等。一斤报纸1角多的利润,每天收100公斤也才10块钱。这就造成很多我们认为利用率较高的可再生资源,从业人员都不愿捡,使免费摊位推行出现不吃香的情况。
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市已有794个社区回收站(点)挂牌,实行规范管理的有710个。应该说,昆明的再生资源回收已初具成效。但按照有关报道,由于缺少行业管理法规的约束,相关部门的监管难以落实到位,废旧物资交易市场极易成为不法分子销赃场所。一些经营户对如何确定所售物品是否为赃物时的回答啼笑皆非:“我们经验足,都是通过肉眼鉴定,不会有问题。”
建议 3平米摊位免费加入
张峰屹表示,很多市民除担心安全问题外,一提到废旧物品回收最关注的就是短斤少两,无序竞争只能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希望通过培训来改善行业环境,也期盼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也能得到公平、合理、公正的对待。”
作为“垃圾分类资源化,绿色环保校园行”主题活动的第一阶段,昆明再生资源行业协会今年在41所学校发放了2000多张再生资源物资登记卡、2600多个校园垃圾分类回收桶。也想借此唤回市民对再生资源行业的正确认识,重新树立形象和标准。
除了培训外,张峰屹也希望通过提供免费的加入方式,吸引更多从业人员转入正轨。“起码不用担心城管来找麻烦,可以安心从业。”这种免费的加入方式由张峰屹所在的公司创出,向从业者提供一个三四平方米大小的摊位,摊位会标有再生资源回收的统一标识,并由公司统一协调摊位摆放位置。从业者现在要加入是免费的,但必须登记备案。
这个行业其实可以做得很好、很阳光。张峰屹介绍,去年募集了价值3万多元的物资,全部换成粮油捐出去。还有一个网点,收购大量旧衣服,免费发给流浪汉。
小帖士
昆明试行“垃圾不落地” 3种颜色分类回收废品
再生资源可以减少资源的开采和环境破坏,也是一种战略资源。作为国家实施再生资源体系建设的第一批试点城市之一,昆明市于2008年9月通过了国家商务部的阶段性验收。但昆明和其他城市相比,由于融入了垃圾分类元素,显得更有特色。
昆明再生资源行业协会选了一个小区试行“垃圾不落地”。给小区居民发放了由昆明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监制的再生资源回收登记卡,上面标明了回收服务电话及监督电话等信息。对不可回收垃圾和可回收废弃物也做了标明,一目了然。还向居民发放了3种颜色的无纺垃圾袋。早7:30~9:00,居民可将菜叶、果皮、残羹剩饭等投入绿色袋中,交给小区保洁人员收集投放。下午2:00~4:00,5:00~7:00居民可用蓝色袋盛放可回收废弃物投放。每种垃圾都可从源头上定时定点实现回收。关键是要得到大家的参与,才能真正发挥再生资源行业的作用。现在,还有位于高新区内的国际花园等一些小区也主动邀请持证上岗的再生资源回收人员前去工作。一个小区只有3个从业人员能进去回收,保安凭证放行。这样鱼龙混杂的情况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